康养文山:关爱肝脏健康,共抗肝炎威胁

2025-07-11 15:03  

肝脏是人体的“沉默器官”

肝炎这个“隐形杀手”一旦沾染

可能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了解肝炎知识

守护肝脏健康

7月10日下午,文山市医共体总医院院长、文山市人民医院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吴成福和文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国旺,走进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文山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康养文山》访谈节目的直播间,一起探讨肝炎防治的相关知识。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远不止大家熟知的乙肝。”文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国旺首先解释,“肝炎可以由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引起,导致肝脏细胞和功能受到损害。”常见的类型包括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等。不同类型的肝炎,初期症状相似且隐匿,如乏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腹胀、右上腹不适、尿黄、眼黄等。

我国是乙肝大国,很多人闻“乙肝”色变。文山市医共体总医院院长、文山市人民医院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吴成福澄清关键点,“乙肝病毒(HBV)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和性接触传播。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共餐、握手、拥抱、共用办公用品和卫生间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播。”

乙肝的治疗与治愈是乙肝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刘国旺表示,虽然部分乙肝患者可能发展成肝硬化、肝癌,但只要正视它,通过规范治疗,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等其他并发症发生,部分患者甚至有望达到“临床治愈”(表面抗原转阴)。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手段。95%以上儿童可产生长期有效保护(≥20年)。吴成福指出,完成规范接种的健康人群,即使多年后抗体消失,免疫记忆通常仍存在,一般无需补种。但高危人群(如医务工作者、乙肝患者家属、免疫力低下者等)若抗体消失,建议补种。

相比乙肝,大众对丙肝更陌生。丙肝病毒(HCV)感染后,若未及时治疗,会对肝脏和全身健康造成长期损害。吴成福解释,一是慢性化率高。约75%~85%的急性丙肝患者会发展为慢性感染(远高于成人乙肝的5%-10%);二是隐匿且进展快。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约20%-30%慢性感染者会在20-30年内发展为肝硬化,其中部分可能进展为肝癌。“近年丙肝治疗取得革命性突破,泛基因型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口服方便、疗程短、治愈率高,且能实现完全治愈(病毒清除,复发率极低),治愈后复发率极低,肝脏损伤有机会逐步逆转,这比乙肝更容易实现根治。”吴成福说。

肝脏是人体的“代谢中枢”,而熬夜、饮食不规律、压力大等会破坏其正常运作。两位专家一致认为,预防肝炎和养护肝脏,关键在于健康生活方式。

“固定作息,拒绝熬夜,尽量23点前入睡,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每周3-4次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跳绳)可降低脂肪肝风险;不空腹喝酒,吃药/保健品前看说明书,避免同时吃多种药物,不盲目吃‘保肝药’;给情绪‘减压’,避免‘肝气郁结’;定期体检,建议20-40岁人群每1-2年查一次肝功能(ALT、AST)+腹部B超,若有乙肝/丙肝病史、长期吃药、肥胖等情况,每年查一次。”刘国旺强调,“早发现肝损伤(如转氨酶升高、脂肪肝),及时干预,能有效阻断向肝硬化、肝癌发展。”

刘国旺表示,不少患者轻信“偏方”“转阴药”,不仅浪费钱财,更可能加重肝损伤、延误治疗,肝炎诊治务必到正规医院,遵医嘱治疗,拒绝私下购药。

谈及肝炎防治的未来,吴成福充满信心,“未来10-20年,肝炎防治将从‘控制’迈向‘治愈’。肝炎有望成为继天花之后,人类消除的第二种传染病。”

(记者:廖志文 实习:银婷 李香)

(编辑:郭韦 美编:冯鹤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