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宁时令糯食:舌尖上的传统韵味 | 旅居云南 好在文山

2025-08-14 14:50  

      壮族是富宁的土著民族,早在新石器时代,壮族的先祖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以“那”文化为中心的文化体系。“那”在壮语中译为田,壮族依“那”而居、赖“那”而食,他们在肥沃的河谷和山间培育出各种优质糯稻。经千百年的生活积累,用稻制成的糯美食数不胜数。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富宁,探寻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传统糯食。

粽粑:专属壮乡的年味

粽粑是壮族过年的专属美食。制作大粽粑的过程是非常复杂:将被草木灰浸染成灰黑色的糯米中间夹上肥瘦相间的腊肉,再用粽叶层层包裹,水浸透经过一夜的泡制,让糯米膨胀,使整个粽粑变得更加紧实。

汤圆:团圆的味道

汤圆是富宁人喜爱的传统美食,尤其在元宵节期间,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佳肴。富宁的汤圆以糯米粉为原料,经手工揉制而成,口感软糯,富有弹性。

面蒿粑粑:春天的馈赠

面蒿粑粑是富宁春季的特色美食,它以面蒿这种野菜为主要原料,搭配糯米粉制作而成。面蒿具有独特的清香,与糯米的软糯相得益彰。

花糯饭:色彩与美味的盛宴

花糯饭是富宁壮族“三月三”的特色美食,其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将糯米浸泡在红蓝草、蝶豆花、枫叶等不同的天然植物染料中,经过浸泡、蒸煮等多道工序,最终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效果。

三角粽:浓浓端午情

三角粽是富宁端午节的特色美食,其形状精致,呈三角形,馅料常选红枣和咸肉馅。

竹筒粽:自然的味道

竹筒粽也是富宁端午节必吃的美食之一,以竹筒为容器,将糯米放入其中,再用竹叶封口,入锅蒸煮两小时左右即可。竹膜在竹筒饭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它能紧紧包裹糯米,让糯米更加软糯,富有弹性。

玉米粑粑:丰收的喜悦

玉米粑粑是富宁夏天私藏的美好,它以新鲜的玉米为主要原料,搭配糯米粉制作而成。玉米粑粑既可蒸食,也可煎食,外酥里嫩,是富宁人庆祝丰收的独特方式。

褡裢粑:特殊的文化符号

褡裢粑是富宁七月十四中元节的一种传统糯食,褡裢粑因其形如古时人们常用的褡裢袋而得名。馅料通常为猪肉馅或芝麻红糖馅,口感香甜。在富宁的七月半,褡裢粑常被用来供奉祖先或馈赠亲友,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富宁人民对祖先的敬仰和对亲人的祝福。

舂粑粑:传统的手工美味

舂粑粑是用秋天收获的新鲜糯米制作的美食,其制作过程充满了仪式感。需把蒸熟的糯米倒进石碓里,趁热用力捶打,让一粒粒饱满蓬松的糯米在捶打瞬间交融在一起。经蒸熟、捶打后,糯米的黏性变大,口感更为丰富。

糯米的不同做法,形成了固定的时令美食。季节变换不易察觉,是美食唤醒了人们对季节变化的感知。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富宁,不妨尝尝这些美味的糯美食,一同感受富宁人民的热情好客和独特魅力。

(富宁融媒记者:黄彩玲)

(编辑:董飞 实习生:李香 美编:向传帅 二审:张淑娟 终审:徐昌建)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