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文山·奋斗最美|汪正毫:返乡创业助力家乡农特产品“出圈”

2024-11-08 15:33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近年来,文山州经济社会突飞猛进,许多文山儿女怀抱建设家乡的梦想返乡创业。他们执着创业,令人敬佩;他们不懈奋斗,令人赞叹。近期,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州融媒体中心推出“创业文山·奋斗最美”系列创业故事,用镜头、用笔记录全州广大创业者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创业力量”。

稻田中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养猪场里猪儿欢快地吃食,腊肉加工厂飘出阵阵诱人香气……在麻栗坡县铁厂乡这片土地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景象背后,是水汪汪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汪正毫的不懈努力与坚持。他返乡创业发展生态农业,打响铁厂腊肉文化品牌,助力家乡农特产品“出圈”,带动乡亲们增收。

“对于创业这件事,我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了。”这位来自麻栗坡县马街乡的90后创业青年,眼中闪烁着坚毅,身上总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儿。2010年退伍后,汪正毫开过酒吧、承接过各类大小工程项目的建设,大部分以亏本告终。这一度让他陷入自我怀疑,但年轻的他从不缺从头再来的勇气。“他干事情就是一根筋,犟得很,不达目的不罢休。”他的同事李芳旭这样评价汪正毫。

2022年,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情和对农业发展的憧憬,汪正毫扬帆再起航,创立了麻栗坡县水汪汪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铁厂腊肉是我们的传统美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口感,在市场广受欢迎。”提起家乡的腊肉,汪正毫说得头头是道。

公司创办初期,汪正毫遭遇了一系列棘手的难题。公司启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可手头的资金却捉襟见肘。于是,他四处奔走,全力争取政府的支持;精心准备详尽的项目计划书,奔走于各大公司拉投资、找赞助;不厌其烦准备各种资料,配合银行各项调查,努力争取银行贷款……

要制作出品质上乘、独具风味的腊肉,精湛的熏制技术至关重要。他带着团队成员,以一颗谦逊好学的心,向当地老农请教腊肉熏制经验。从腊肉的选料标准,到腌制调料的配比,再到熏制时火候的掌握以及时间的把控,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铁厂腊肉加工厂终于在今年落地生产,并步入试营业阶段。

传统的铁厂腊肉制作工艺虽然精湛,但在口味拓展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汪正毫深知,要想让铁厂腊肉真正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就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汪正毫带领团队在保留传统铁厂腊肉风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研发。他们推出了玫瑰腊肠、腊猪蹄等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偏好。新口味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品销往北京、上海等地。

此外,汪正毫还注重将铁厂腊肉与其他食材进行搭配创新,开发出一系列以铁厂腊肉为主要食材的特色菜肴。并积极参加线上线下的美食推广活动,进一步提升了铁厂腊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致富不能忘本,发展要造福一方。”这是汪正毫始终牢记的一句话。在脱贫攻坚期间,尽管公司经营困难,但他仍不遗余力地支持着家乡的建设,为家乡捐款修路,为家乡群众做实事。公司成立后,还与周边1000余户农户签订了协议,收购农户熟食喂养出栏猪。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为加工厂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优质猪肉来源,也让农户实现了经济增收。

“去年,我和公司签订了养猪收购合同,心里特别踏实。我养了12头猪,今年九月份以10块8毛每市斤的价格卖了四头给公司,收入16000余元。有了公司的保障,我在养殖过程中更有信心了。”铁厂乡太坪行政村老寨村养殖户李敏说。

除了养猪场、铁厂腊肉项目外,麻栗坡县水汪汪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还拓展了稻田鱼、养鸡场养殖和蔬菜种植项目。通过“统一建设、供苗、技术服务、收购”合作经营的生态养殖模式与“公司+基地+农户的生态种植模式”,由公司提供产品、技术服务以及销售渠道,形成产销一体化。同时,利用土地租金、务工就业等方式提供2689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受益农户645户2687人。

“我是铁厂人,自从公司建立了这个加工厂,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公司里面的待遇不错,一个月有4000—5000元的收入,一天供两餐,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我觉得相当可以了。”工人邬维兰开心地说。

2020年,汪正毫被麻栗坡县评定为社会扶贫先进典型;2023年,汪正毫个人被麻栗坡县授予“行政村(社区)”致富带头人称号。

(麻栗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贺正凤  刘浚瑜  通讯员:孔祥西)

(编辑:周秋 排版:向传帅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