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校园贷”?诈骗套路很独特,别轻易转账就对了

2020-06-03 10:50   阅读 6167  

骗子的套路是越来越多了

不管男女老少、是何职业

是个人他们都想骗

近期,文山州反诈中心接到多起“注销校园贷”诈骗案件,同时还接到个别市民报警称被“京东金融”“360金融”“小米金融”等客服平台诈骗。

经警方调查发现,嫌疑人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实施诈骗。在此过程中,嫌疑人通常冒充平台客服,以国家严查学生贷款,不注销将影响征信为由,诱导受害人转账。

期间,嫌疑人还会以平台贷款额度需清零、转账资金未达到平台额度等为由,要求受害人从借贷平台借款转至指定账户,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案例:5月29日19时许,正在家看电视的小杨接到自称是京东金融客服的电话。对方在电话中称小杨在网上注册过校园贷,现国家严查校园贷,需要将小杨的贷款账号注销,额度清零,否则将被银行列入黑名单,影响以后的贷款征信。对方还准确报出了小杨读大学时候的个人信息(如名字、身份证、银行卡、在大学的相关信息)。

后果这么严重?小杨一听便慌了神,毫不犹豫地按照对方的操作步骤添加了对方发来的账号名为“京东金融注销中心”的客服QQ。

添加成功后,客服告诉小杨自己可以帮其注销。为了取得小杨的信任,客服先后给小杨发送了3张照片,包括一张客服工作证件照,两张身份证照。

看到这些证明,小杨深信不疑。在客服“人工引导”下,小杨下载京东金融APP,查询到自己的可贷金额为19500元,客服要求他将钱全部贷出后转账至一个姓颜的人的个人账户,并坚称该账号为“银监会认证对接账户”。小杨信以为真,将19480元转到该账户。




怎么会那么容易就掉坑?

来看看骗子是怎么操作的第一步



心理攻势

诈骗套路能成功,通常都是建立在前期骗子对受害者的心理影响上。为能取得受害者信任,嫌疑人往往冒充贷款平台客服,通过添加微信或QQ好友的方式,向受害者展示自己的工作证、身份证、公司执照。

如果你曾经有网贷经历,对方掌握了你的精准信息,又套用“官方客服”身份,受害者很容易对骗子产生信任。同时,受害者怕自己的个人征信真的出现问题,心理便产生了动摇。

值得注意的是,受害者即使没有校园贷经历,骗子也会称受害者的身份信息被盗用,有贷款记录,需配合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总之

你慌了

骗子第一步就成功了

在取得你的信任后

开启第二步


额度清零

骗子称销户前需要清空信用额度,否则无法注销记录。

所谓“额度清零”就是骗子声称,需要将受害人注册过的网贷平台上现有的贷款额度全部借贷提现。有些骗子会对没有校园贷经历的受害人称,为了防止身份信息再次被冒用借款,需要对多个平台进行注册、借款提现,以防他人冒用身份借款。

按照骗子的误导,受害者此时已在多个平台贷款提现这时候要做的就只剩最后一步,把提现的金额转到骗子自己的账号上。

第三步


“安全账户”

如何欺骗受害者将借款全部转入到自己的账号上呢?

骗子用到了所谓的安全账户。让受害者将贷款全部打入公司的“安全账户”进行监管,网贷记录注销后,这些钱公司会返回受害人的账户。

然而,当受害人真的把钱转入了所谓的“安全账户”后,官方客服便会将受害人拉黑,再无消息了。直到此时,受害人才终于察觉事态异常,报警求助。

那么这些大学生为什么会对骗子“言听计从”呢?有三点需注意:

首先,诈骗分子能够准确报出受骗者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就读院校等信息。

其次,借款平台“秒放贷”。这些受骗者原本就没什么收入,要从他们身上诈骗出数万元,如何“无中生有”?如今个别借贷平台的低门槛、快审核、秒到账,且一些页面刻意模糊借贷属性,正中骗子下怀。

再次,诈骗者利用“影响个人征信”刻意制造紧张氛围。对大学生而言,征信记录会影响未来就业、买房等一系列终身大事,很难不重视。

但实际上,网贷账户注销和个人征信并无直接关系。可是除非专门去查询,大多数人对征信范围并不完全清楚。

警方提醒

网贷账户注销和个人征信无直接关系,只要按时还清贷款,就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

一旦接到自称网贷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一定提高警惕,不管以前自己有没有过“校园贷”,都不要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更要保护好验证码,以防钱财损失。如遇此类情况,立刻报警。

(来源:文山州反诈中心)

(编辑 侯佑琴)

(排版 郭韦)

(审核 资云波)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