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杯】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

2020-10-22 14:58  

近几年来,随着普者黑景区规模不断扩大,游客量大幅增长,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等因素,普者黑湖生态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对于诸多瓶颈问题,根据文山州委的要求和部署,今年以来丘北县委、县政府把普者黑湖保护治理工作作为重大政治问题、重要生态问题和基本民生问题来看待,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系统建设、统筹推进,开启了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扎实开展的“六大行动”综合措施值得借鉴。

开展“大清扫大消毒”行动。各相关部门和涉及乡镇加大景区环保和“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的宣传,积极引导游客和群众做好公共场所、水道沟渠、水源湖面的保洁和管护,并在核心景区及周边村寨持续开展“大清扫、大消毒”活动。另外,组织开展河湖水域岸线乱占、乱建、乱采、乱堆等四乱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改。

开展植绿护绿行动。2015年至今已完成人工造林全部工程,八小公路绿化长廊年内完成全部建设任务。今年6月,开展了普者黑湖保护治理义务植树活动。启动实施普者黑湖辖区森林抚育及桉树置换项目,森林抚育约2000亩、桉树置换面积约7000亩。组建了一支419名护河员的队伍,负责河湖库渠的日常巡查和保洁维护。另外,完成普者黑湖管理范围划定,编制完成《清水河、普者黑湖、红旗水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20-2035)》。

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建设行动。逐步将普者黑流域、景区周边沿河种植的三七及生物药材等高施肥、高依赖农药的作物移出,合理布局食用玫瑰、木本水果、蚕桑等产业,同时,大力推广生物技术和节水农业,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努力将普者黑及景区周边乡镇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产业示范园,实现农旅一体化。

开展村庄垃圾污水处理行动。已完成景区日处理50吨垃圾中转站建设,已安装4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6套小型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为1500立方;完成3个污水提水站建设;日处理5000立方污水处理厂建设基本完成;完成湖滨带污水管网3.1公里。另外,大力推行“五分钱”工程,聘请村庄保洁员2417名;按照“村组管清扫,公司管中转清运”模式,规范景区垃圾收集、清运等管理和景区周边道路网络化管理。

开展社会化治理行动。以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为主体,拟建立普者黑生态保护专项基金,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专项用于普者黑湖面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生态保护建设。结合普者黑实际,组建由景区餐饮住宿经营户、文旅公司、普者黑景区村寨等20~50人志愿者队伍开展工作。

开展环境保护意识强化行动。县级媒体开设专栏和进村入户,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普者黑湖沿线村寨把生态环境保护列入村规民约,各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知识讲座,带动全民参与,同时,随时监测掌握普者黑湖体水质状况,为科学决策管理提供依据。对景区生活垃圾和废水做到日产日清,按照“整改合格一户,批准一户”的原则,组成工作组进驻景区依法开展专项整治。

2020年普者黑的盛夏,碧波荡漾、荷花潋滟、候鸟翩跹、游人欢畅,到处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喜人景象。丘北县“六大行动”的全面深入开展,让普者黑天更蓝、水更清,并实现了工作内涵由单纯治湖治水向整体优化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工作理念由管理向治理升华、工作范围由河道单线作战向区域联合作战拓展、工作方式由事后末端处理向事前源头控制延伸、工作监督由单一监督向多重监督改进、保护治理由政府为主向社会共治的转变等推动普者黑湖保护治理的“六个转变”。

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普者黑湖保护治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集约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可以看出,只有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举全县之力打赢打好普者黑湖保护治理攻坚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努力把普者黑湖打造成为生态之湖、景观之湖、人文之湖,才能把普者黑打造成为文山乃至云南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基地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

(李顺)
(编辑:李云淑  排版:尹颖 审核:资云波)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