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 用行动和誓言书写赞歌

2020-10-22 15:07  

——记文山州农垦局退休干部陆华灿

陆华灿,男,壮族,云南广南人,1950年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72年参加工作,历任富宁县教师、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办公室主任,文山州农垦局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副局长等职,2010年退休。退休前曾荣获云南农垦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现任云南省壮学会理事、省老干书画协会会员,文山州老干书画协会理事、广南县老年书画协会会长。

华灿出生于广南县莲城镇"一门三进士"的名门望族,他深受祖训"进退有经举动周旋皆圣教,仕农为本勋名事业即家风"的影响,长期练习书画,立志为社会建设增添砖瓦。他始终保持着壮家人的纯朴善良、勤俭敬业和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退休后,他尽力发挥余热,为家乡的美丽乡村建设增色添彩,得到了父老乡亲和当地领导的肯定与赞扬。

孝老爱亲,传承中华高尚美德

近几年,陆华灿经常在农村绘画,每到一地,只要知道有90岁以上的老人,不管是什么民族的,都要登门探望,并送给100元钱,祝福他们长命百岁,这些老人都很高兴。2016年,陆华灿与其兄弟个人出资4000元,资助本村举办了首次"敬老节",让5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第一次过上"敬老节",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充分体现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特别是2019年5月,陆华灿组队绘制了岜夺村民族风情画廊,义务为石洞村绘制了《中国好人-汪克武》画廊近200平方米(价值3万余元),这对于宣传弘扬孝老爱亲中华美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石洞村被广南县打造为孝老爱亲道德教育基地。

不忘初心,书画助力脱贫攻坚

陆华灿退休后,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总是在"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路上奔忙。退休十年来,他和胞兄、队友一起,先后在广南、砚山、丘北、文山、富宁等县绘制墙画二十几个画廊,共计10000多平方米。今年,他们义务为广南县珠琳镇糯者坝苗族村绘制墙画120多平方米,价值2万元,增强了当地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按照广南县委的要求,在珠街至广南县城二级路边书写了十多幅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巨幅标语,及时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

模范带头,彰显党员优秀本色

陆华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州农垦局退休党支部党员心中的"模范先锋带头好书记"。2019年,当所在党支部提出为单位扶贫挂钩点捐款时,他积极响应并捐款1000元, 14名退休老党员也纷纷捐款,共计2300元;今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刻,陆华灿又与16名党员累计捐款1600元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自担任广南县老年书画协会会长以来,他先后捐款4000元解决协会活动经费困难的问题,并经常组织协会开展"文化助力脱贫攻坚"活动,送书送画送精神,到农村和城郊社区赠送书画50多幅,对联200余对,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

倾心服务,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退休以来,陆华灿以直观的画作努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让少数"专家"文化变为广泛的"群众"文化。十余年来,分别参与绘制的墙画有:广南县莲湖"句町历史文化"画廊,者兔文化站、者太乡米哈村、篆角乡阿渺村壮族风情画廊,广南县杨柳井乡同鑫村、董堡乡月亮坝、篆角乡马白村苗族风情廊,还有砚山县法土龙村、富宁县渭城村、砚山县黑巴等少数民族风情画廊。同时,多次受邀对本村"进士第"的良好家风进行解说和宣传,共接待各级领导、国内外学者、友人和学校师生达600余人次。

帮贫济困,尽力为家乡排忧解难

面对群众"过河难"的问题,他专程到昆明向本家叔叔陆承功汇报情况,赢得其叔叔的理解支持,资助20万元在本村河道上修建了两座风雨桥。2018年,为支持革假村推行殡葬改革,实行遗体火化,在村里建设公墓,陆华灿率先捐款1500元,带动了本乡群众捐款集资10多万元,很快建成了全县第一个农村公墓。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当得知本村购买防疫药物经费困难时,主动捐款500元,带动外出参加工作的人员一道捐款30000余元,为阻击疫情贡献了力量。2015年,他主动为就读昆明医学院的贫困学生资助了2000元,勉励其克服困难、勤奋学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陆华灿已步入古稀之年,但为了将家乡建设得更美丽,基本上做到了"三放弃":放弃了城市悠闲舒适的生活;放弃了与亲友快乐相聚的机会;放弃了所喜爱的一些体育运动。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谱写成一名退休干部的赞歌。

(陆春月)

(编辑:刘梅 排版:龙俊贤 审核:资云波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