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滇润边 | 西畴:打造“石漠花开·声入万家”品牌 探索理论宣讲新路径

2025-07-08 15:08  

西畴县依托“石漠花开·声入万家”理论宣讲品牌建设,围绕强化制度建设、创新宣讲方式、培育壮大队伍,充分挖掘“西畴精神”文化底蕴,发挥本地人才优势,聚焦提升基层理论宣讲质效,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强化制度建设,擦亮品牌底色

针对不同受众群体,通过创新举措、丰富形式、强化落实,积极开展深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工作,切实提高基层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从队伍建设、内容设计、形式创新等方面,全方位打造“石漠花开·声入万家”西畴大众宣讲文明实践项目理论宣讲品牌,精准回应党员群众期待。

整合全县各部门、各单位资源,在主题策划、组织协调、人员配置、活动执行等关键环节,构建一套完整的品牌运行机制,确保理论宣讲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构建以“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深入讲、基层骨干广泛讲”模式,县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委常委和县政府领导定期深入所联系的乡(镇)、村(社区)、企业等,围绕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重大方针政策等进行宣讲;邀请高校专家学者、相关部门领导开展专题讲座,组织部分行业精英开展普法直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政策;持续完善“1+8+X”模式,以县委宣讲团为统领,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差异性特殊性,不断完善更新宣讲队伍库,组建并不断充实“西畴精神”大众宣讲团、百姓宣讲团、青年宣讲团、普法宣讲团、科普宣讲团、新时代少年宣讲团、银发宣讲团和文艺文化宣讲团,以及各乡(镇)在行业系统内组建具有行业特点的宣讲队伍,多途径开展理论宣讲,2025年以来,先后开展各类宣讲活动300余场次,覆盖干部群众8000余人次。

创新宣讲方式,增强品牌魅力

聚焦传承弘扬“西畴精神”、非遗、红色等优秀传统文化,依托三光石漠展览馆、东升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大江东革命遗址陈列馆、蚌谷摸石馆等各类基地,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依托文化广场、宣传长廊、公园、村小组活动室等平台等特色宣讲阵地,创新“宣讲+文艺展演”“宣讲+实境课堂”“宣讲+火塘会”等方式,结合宣讲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网络等,通过文艺演出、红色党课讲、发展故事享、红色歌曲唱、非遗课堂体验等灵活多样、情景融入、画面感强的宣讲形式,创作出《美丽的西畴我的家乡》《我不留下谁留下》《习近平的人民情怀》《阿东带我读书去》等优秀文艺作品,深受群众喜爱。

培育壮大队伍,激发品牌活力

通过对点联系、赛场选拔、基层推荐等途径整合全县宣讲人才资源,注重用好党校、“西畴精神”宣讲团等专业资源,成功组建了以党校教师、专家学者为引领,基层干部草根名嘴、模范典型、文艺工作者为主力军的理论宣讲团。

依据基层调研所了解的需求清单,成立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文艺宣讲队伍,广泛发动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政策宣讲、卫生保健、扶贫帮困、文明劝导等各类“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推进理论宣讲与文艺活动、志愿服务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把党的理论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来源:中共西畴县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编辑:郭韦 美编:冯鹤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