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长期以来,丘北县认真践行“两山”理念,持续做好普者黑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存了完整多样的栖息地。
如今,普者黑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每年都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好愿景。
时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在普者黑景区内前来游览的游客或泛舟湖面,或驻足拍照,一派惬意的漫游景象每日都在景区上演。在普者黑核心景区仙人洞村,来自昆明的游客王女士一行被这里优良的生态美景所吸引,拍照打卡成了她们此次旅游行程中最繁忙的安排。
“我们今天刚到普者黑景区,就感觉这里的环境很舒适,气温比城里偏低,荷花接天无穷碧,让人非常惬意。”昆明游客王媚婷赞叹道。同行游客吴梓艳也表示:“这里景致秀美,既能玩水、赏荷花,还能驻足观景。远处的山像装饰品一样美丽,比起其他地方的大山更具有观赏性;当地的民宿建设也比较有特色,独具一格,非常有味道,我们非常喜欢这个地方。”
近年来,仙人洞村通过实施“生态立村”战略,将生态保护与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实现了从过度开发到可持续发展的华丽转身。该村通过退耕还湿、污水集中处理等措施,使村内湿地面积恢复至3000余亩,生态红利的持续释放,推动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5万元。
仙人洞村小组组长李福忠介绍:“仙人洞村的生态保护和生态美景,为我们仙人洞村带来了很多经济收益。第一,游客量增加,很多游客因为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很好,专程来到仙人洞村;第二,仙人洞村是一个极具民族风情的村落,周边环境优良且三面环水,因此吸引了很多旅居游客,为村里带来了二次收入。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让本村村民也都吃上了‘旅游饭’。”
在丘北,保护好普者黑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8月14日,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联合生态环境保护、林草等部门,对保护区内的福寿螺、加拿大一枝黄花、凤眼莲、粉绿狐尾藻、红火蚁等外来入侵物种开展清理工作,全力保障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主任金荣建表示:“一直以来,普者黑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都向全县广大群众呼吁,要积极做好普者黑的保护治理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丘北县通过环湖截污、封山育林等工程,将普者黑生态环境保护得越来越好。尤其自2022年以来,普者黑村被评为云南省绿美河湖标杆典型,仙人洞村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村,这些都是丘北县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丘北县通过“退耕还湿”“退塘还湿”、封山育林、水环境治理等措施,使普者黑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先后在景区里发现桃花水母、双色并蒂莲、双心莲等珍稀物种,湿地面积恢复到3454.33公顷,植物种类由湿地公园建设前的465种增加到823种,鸟类由142种增加到208种,鱼类由18种增加到89种,生物物种多样性日渐丰富。
(丘北融媒记者:罗廷方 李思佶)
(编辑:董飞 实习生:李香 美编:向传帅 二审:张淑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