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碧水映金月丨长江大保护十周年·百村蹲点调研行

2025-11-03 11:17  

10月17日,金月湖畔的南岳鑫源祈福民宿内一片忙碌,这里正进行着“大变身”。

“我们投入了100多万元改造,引入星空顶等时尚元素,就是要从服务香客转向吸引年轻游客。”民宿负责人康燕红告诉记者,南岳里带来的客流让她充满信心,对即将在12月完工的新店充满期待,“周边民宿一翻新就成‘爆款’,我们必须跟上这股潮流!”

“十年前,谁能想到卖香的铺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金月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湘衡感慨。这位在社区工作27年的“老支书”,亲眼见证了金月湖从一片污水荒滩,蜕变为城市“会客厅”的全过程。

一汪臭水洼:从生态之困到发展之难

南岳地处衡山核心区域,先天地理条件存在短板——花岗岩地貌渗透性强,降水多随陡峭山势快速流失,形成“溪流多、水量小、季节性缺水”的独特水情。

“以前居民靠种田为生,金月湖就是个不起眼的浅水洼,周边全是农田,遇到干旱季节,湖底都能看到干裂的土块。”王湘衡回忆道。

随着南岳旅游业兴起,每年1000多万人次游客带来的生态压力逐渐显现。周边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湖中,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导致湖区时常被刺鼻的臭味笼罩。“那时候路过湖边,都得捂着鼻子。”家住附近的居民陈琳感慨道。

生态困境直接制约着社区发展。王湘衡无奈地说,当时的金月社区,2/3的区域还是农田,居民收入单一,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周边门面年租金七八千元都没人要,有些老房子甚至常年空着。”

当时的金月湖,既是居民的“心头烦”,也是南岳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路上必须搬开的“绊脚石”。

一场攻坚战:从污水治理到生态焕新

转机始于长江大保护战略的深入推进。

“金月湖的水通过龙荫港汇入湘江,是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好这一湖清水,既是我们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行动,也是我们为长江大保护贡献力量的切实体现。”

2022年,南岳区下定决心破解“污水难治、用水不足”的双重困境,邀请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专家团队“把脉问诊”,制定湘江支流龙荫港流域综合治理方案,一场以金月湖为核心的生态修复攻坚战正式打响。

“治水先治污,污水厂提标扩容是关键。”南岳区城乡水务公司副厂长杨红波带着记者走进南岳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现场,高效沉淀池里的水流清澈见底。

据介绍,2024年底完工后,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从2万吨提升至3万吨,出水标准从国标一级A升级为更严格的“湖南省一级”,“以前旺季污水量激增时,处理厂超负荷运行,现在不仅能轻松应对,处理后的尾水还能变废为宝。”杨红波说。

南岳污水处理厂。 【周围 摄】

在污水处理厂下游,一片绿意盎然的生态湿地成为“第二道净化防线”。

处理后的尾水引入湿地,经过水生植物、微生物的自然净化,最终变成可循环利用的清水——一部分回用于金月湖作为景观用水,一部分用于下游农田灌溉,还有一部分供给城市环卫、园林绿化,形成“生活污水—处理尾水—湿地净化水”的闭环系统。

“现在这湖水清了,通过龙荫港流入湘江、汇入长江的水质也更好了。”王湘衡指着湖边的湿地说,如今这里成了鸟类栖息的乐园,经常能看到白鹭等鸟类在此停留。

生态修复的同时,金月湖的“颜值”也在同步提升。

南岳区先后实施湖体集中清淤、周边污水截污纳管、景观带建设等工程,曾经杂乱的荒滩被修整成错落有致的亭台水榭,泥泞的湖边小路升级为平整的沥青步道,与高速连接线衡山路实现无缝衔接。

“我们还建立了常态化巡查管护机制,社区每天安排专人巡逻,及时清理垃圾、维护设施,确保治理成果不反弹。”王湘衡说。

风光宜人吸引居民、游客散步休闲。 【周围 摄】

经过大半年的攻坚,金月湖彻底变了样:湖水清澈透亮,岸边植被郁郁葱葱,曾经的“生态痛点”变成了“生态亮点”。2023年,龙荫港梅桥村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金月湖也成了居民休闲、游客打卡的热门地。“现在饭后和家人来湖边散步,看着美景,心里特别舒服。”陈琳笑着说。

一水兴百业:从文旅旺地到民生红利

生态的蝶变,为金月社区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2024年,伴随金月湖治理完成,南岳里・庙会文化美食街区正式开街,将非遗展演、汉服旅拍、特色美食等融入日常,通过“庙会文化+文旅融合”,点燃了南岳“夜经济”。

“刚开始很多人不看好,觉得南岳的夜晚冷清,搞夜经济是天方夜谭。”南岳文旅集团副总经理刘志辉坦言,为了打破僵局,南岳创新采用“国企出资建设+民企参股策划+专业团队运营”的模式,“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风险共担,活力自然就出来了。”

开街至今,南岳里已累计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带动营业总收入近1亿元。街区的火爆也直接带动金月社区业态升级,在南岳里周边,旅拍店、民宿、特色餐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多居民纷纷投身文旅产业。

旅拍火爆。【李孜 摄】

“以前开汽修店,生意勉强糊口,现在改做旅拍,一个月接单上百套,比以前好多了!”“烟雨棠”汉服体验馆是最早转型的店铺,店长顾运娟告诉记者:“我们店有10多个员工,旺季时从早上9点忙到晚上11点,根本停不下来。”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南岳区新增服装租赁、化妆造型等旅拍业态150余家,旅拍相关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70%。

南岳里“中式水上婚礼秀”。 【周围 摄】

民宿行业也迎来“春天”。栖湖民宿店主何新庚是土生土长的南岳人,此前民宿主要服务香客,住宿生意平平。南岳里开街后,他及时调整业态,新增餐饮服务,打造“住宿+餐饮+卖香”的综合模式,还借助民宿临近金月湖的优势,推出湖景房,“现在日常房价120-190元,国庆等旺季会适当调价,客房经常满租,比以前好太多了。”

南岳特色餐饮同样收益颇丰。街区内的寿岳黄精面馆,凭借添加5%本地黄精粉、用山泉熬汤的特色,成了打卡热点。“旺季时一天能卖600多碗,营业额破万,既赚了钱,又推广了家乡特产。”店主刘洋笑得合不拢嘴。

产业的繁荣,最终转化为居民的民生红利。“最能说明变化的是,现在我们社区南岳里周边门面年租金从以前的七八千元,涨到现在的六七万元。”王湘衡说。

金月湖的蜕变,书写了将生态财富转化为发展资本的长江故事。它用一湖碧水证明,保护母亲河的国家行动,最终会沉淀为百姓身边可感、可享的民生红利。

“碧水带来的不只是财富,更是希望。”王湘衡说,金月社区的新征程,正从这片碧水之畔再次启航。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迎华 刘思远 伍施施)

(编辑:唐雪娇 美编:陆军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