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砚山“千眼泉”首次发现桃花水母

2025-08-15 16:35  

近日,一名摄影爱好者在砚山县江那镇铳卡村的自然奇观“千眼泉”内,拍摄到了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影像,这是砚山境内首次发现水母生物。

8月14日,记者跟随农业农村、消防等部门工作人员,来到“千眼泉”内发现水母生物的水潭。此地因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与沉淀作用,地表遍布规模大小不一、形态千奇百怪的落水洞、溶蚀洼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只见潭内水质清澈见底,水温不凉不热,双手浸入水中,感觉十分舒适。消防队员们随即换上装备,下水寻找水母踪影。经过近3小时的耐心搜寻,工作人员终于在潭心水面有了惊喜发现。

砚山县消防救援大队达文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季盛楠说:“今天我们到‘千眼泉’协助核实水母生物,下午3点左右,驾驶皮划艇到水中央时,确实发现一只大拇指般大小、透明的水母。”

据砚山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梁昌俊介绍,水母绝大多数为海洋生物,仅极少数种类(如桃花水母)生活在淡水环境中。因水中生物通体透明,中心如同桃花花瓣,且出现在淡水区,故初步判断为桃花水母。

“今天我们到实地核实,确实在水塘中看到并拍摄到视频和照片。经过与同事讨论,初步判断可能是桃花水母。这种水母对生态环境和水质要求很高,说明砚山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才会出现这种生物。”梁昌俊说道。

经查阅资料,记者了解到,桃花水母可追溯至5.5亿年前,是一种古老而珍稀的腔肠动物,堪称生物界的“活化石”,通常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对水质要求极高,生长的最佳环境是无污染、人为痕迹较少的酸性水质。

桃花水母难以制成标本,活体罕见,有人将其活体的珍贵程度与大熊猫、中华鲟相提并论。2002年3月,在“中国红色名录”研讨会上,桃花水母已被列为“极危动物”。为进一步核实情况,工作人员开展了水下搜寻工作,在潭中心水底发现了更多这样的“小精灵”。

砚山先锋救援队志愿者王正伟说:“我们用水下摄像头,在水深大概6米的地方发现大量疑似水母生物,目前它们主要集中在最深的水底。”

陈永阳 拍摄

从水下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中依稀可以看到,这些生物约有硬币大小,在水中或三五成群,或独自游动,忽上忽下,小伞状身体一张一合,飘飘荡荡,透明的身躯若隐若现,与在水面看到的桃花水母特征一致。

桃花水母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出现往往被视为生态环境优良的“天然指标”。据了解,2019年至2024年,砚山县连续6年县城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1年至2024年,省控、州控断面水质、饮用水源地水质、声环境夜间功能区达标率连续保持“四个100%”。此次在“千眼泉”发现的桃花水母,正是砚山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体现。

(砚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普文晓 李文雄)

(编辑:董飞 美编:向传帅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