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壮族儿女的月下情诗——《布岱情歌》|去有歌的地方

2025-10-24 09:27  


开栏语

当第三届中国民族音乐传承周的序曲奏响,文山这片热土便铺开了它鲜活的音乐长卷,让这份扎根乡土的艺术瑰宝迎来绽放时刻,这里有融入生活的歌与舞,更有各民族交往交融的动人乐章。文山发布特别推出《去有歌的地方》系列报道,循着音符的足迹,聆听坡芽情歌的深情,细数那些融入劳作与爱恋的歌谣,让文山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回响。

纯净无伴奏的人声交织,婉转悠扬的壮语唱词,一幅文山壮族青年月下对歌、传情达意的生动图景在歌声中徐徐展开——这便是由文山市民族文化传承展演中心与文山市文化馆共同打造的原创作品《布岱情歌》。

【《布岱情歌》作品简介】

该作品直接根植于文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古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形态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完成了对一项古老民间艺术的当代“唤醒”。《布岱情歌》的创作根基,深植于文山壮族(布岱)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土壤。壮族古诗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壮族人民情感表达、生活智慧和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青年男女在月光下、田野间传情达意、互诉衷肠的优美媒介,更是壮族传统音乐与诗歌艺术高度融合的结晶。歌曲的作词由集体整理收集,作曲则由蒋生国与周福萍共同完成。“旋律的种子,早已深埋于民间的土壤之中。”作曲者之一蒋生国坦言其创作起点。为了捕捉最地道的布岱音乐之魂,创作团队进行了长期的田野采风,足迹遍布文山不少壮族村寨。

作品以无伴奏混声小合唱这一纯净而富有表现力的形式呈现,摒弃了器乐的繁复,让人声的纯粹与和谐成为绝对的主角。表演者们用原汁原味的壮语深情吟唱,将听众瞬间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壮族村寨月夜。歌词部分生动传神,巧妙地运用了比喻、问答、排比等传统修辞手法。在演唱方式上,作品通过领唱、对唱、合唱的交替与融合,生动再现并艺术化地提升了壮族男女青年月下对歌的传统场景。

(来源:文山市民族文化传承展演中心 文山市文化馆)

(编辑:李娟 美编:冯明兰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