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三届中国民族音乐传承周的序曲奏响,文山这片热土便铺开了它鲜活的音乐长卷,让这份扎根乡土的艺术瑰宝迎来绽放时刻,这里有融入生活的歌与舞,更有各民族交往交融的动人乐章。文山发布特别推出《去有歌的地方》系列报道,循着音符的足迹,聆听坡芽情歌的深情,细数那些融入劳作与爱恋的歌谣,让文山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回响。
在文山富宁的壮族村寨,一块绘有81个古老符号的土布上,记录着壮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每一个符号都对应一首歌,记录壮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以及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它被称作坡芽歌书。“坡芽”为壮语,是开满染饭花的山坡之意。坡芽歌书没有乐谱,却通过口传心授,将“歌书”刻进一代代人的血脉。2011年,它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坡芽歌书合唱团先后受邀到北京参加国家大剧院八月合唱节“民族合唱音乐会”,赴香港参加“2024世界青少年合唱节暨第一届大湾区合唱节”展演、参加第五届澜湄视听周开幕式等。今年,先后2次在上海举办“坡芽情歌起 申城雅意浓——云南富宁坡芽情歌文化展”,充分展示“坡芽歌书”的独特魅力。
【《妹要嫁何方》作品简介】
“水母鸡飞飞,水波纹堆堆。水母鸡跳跳,水花儿翠翠。水母鸡,游啊游,不要去远方,就在田里头,就在咱壮乡。”这首《妹要嫁何方》是云南富宁坡芽歌书合唱团的经典曲目之一。随着2006年坡芽歌书被发现以来,为把坡芽歌书打造成为世界知晓、中国知名、云南独特、文山仅有、富宁独有的民族文化品牌,富宁县在壮族坡芽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中,完成了理论定位、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纪录片拍摄、国家级舞台展示、国际文化交流等多项工作,积极开发“坡芽”系列文化产品、拍摄影视作品、创作音乐作品和舞台剧目,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来源:富宁坡芽歌书合唱团)
(编辑:李娟 美编:冯明兰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