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报】西畴监督故事:“忧”居变“优”居

2025-08-24 12:35  

暴雨过后,西畴县蚌谷乡熊吃水村泥痕交错,落石随处可见,村民郭邵珍站在屋前,眉头紧锁,浑身笼罩着厚厚的愁绪。

踩着山间的碎石路走进村子,县委第二巡察组的巡察干部黄婷婷看到的便是这令人忧心的一幕。

黄婷婷此行源于巡察组翻阅资料时在一份地质灾害防治通报里看到的一句话:“西畴县1个搬迁避让补助项目未完成”。这个项目正是熊吃水村崩塌隐患点的国债避险搬迁工程,计划帮24户群众搬离险境。可快两年了,还有人没搬走。

“大妈,村里好多人家都搬走了,您怎么还在这儿住?”黄婷婷刚问完,就看见郭邵珍家房屋旁散落着石块和土块,有些石块甚至有拳头大小,紧挨着墙角。

郭邵珍指着不远处的山说:“天阴下雨就怕得睡不着,听着山上‘哗啦’响,心都提到嗓子眼。”

“不是说补助建新房吗?”黄婷婷追问。

“新房还在打地梁,县里说要打好地梁才发补助,我们老两口没多少积蓄,凑地梁钱就花了不少时间。看着别家新房盖起来搬进去,我们也急,可手里没钱,工程只能停着。”郭邵珍无奈说道。

原来,24户搬迁户中,11户在别处有房,领了补贴很快搬离;剩下13户要在湾子寨建新宅,可像郭邵珍这样家底薄的几户,卡在了“先建房后补钱”上。

没有启动资金,地梁打得慢,补助拿不到,新房建设就像被按下了暂停键,他们只能继续待在危险区里。

巡察干部们把这些话记在本子上,也记在了心里。他们在村里转了大半天,走访了3户没搬走的人家,发现大家遇到的困难都一样:不是不想搬,是被建房的“第一笔钱”绊住了脚。

没过多久,郭邵珍惊喜地发现,账户里多了一笔钱,刚好够买建材、请工匠,新房终于可以开工了。拿到钱的那天,她特意买了串鞭炮,在工地旁放得脆响,像是在跟过去的担惊受怕告别。

一个月后,当巡察干部再次来到湾子寨,郭邵珍正忙着给新房的窗户刷油漆。“你看,这墙砌起来了,屋顶也快盖好了。”她拉着干部们参观,眼里闪着光,“再过几天就能搬进来,以后下雨再也不用抱着被子坐一夜了。”

郭邵珍和另外两户人家都在雨季来临前搬进了新家。新家屋里亮堂、院坝平整,远处的山景虽依旧,却再没了往日的恐惧。

夕阳下,郭邵珍坐在新房门口择菜,脸上的笑容像山间的阳光,暖融融的。

(《云南日报》记者:黄鹏)

(编辑:徐仕桓 美编:向传帅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