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山 新实践】麻栗坡:小县办大教育 穷县办富教育

2025-11-06 16:32  

小县办大教育 穷县办富教育

中共麻栗坡县委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年来,中共麻栗坡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围绕“小县办大教育、穷县办富教育”,聚力攻坚、砥砺前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量质并进,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显著提升。近三年来,创建省一级三等完中1所,州级现代教育示范学校5所,省一级一等幼儿园1所、一级三等幼儿园4所;高考成绩呈逐年递增趋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深入推进,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教育满意度调查群众满意率达96.5%。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成立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组长”,县委副书记兼任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常务副县长分管教育。县委书记亲自抓“一中”改革,党政19名处级领导分别挂联1所优质学校与1所薄弱学校,构建“县—乡(镇)—校”三级联动机制。11个乡(镇)均参照县级落实组织领导体系,党政领导班子分别挂联辖区学校,乡(镇)党委书记每年向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述职。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每半年听取1次教育工作情况汇报,特殊紧急事项即时研究,近三年累计召开教育工作专题会议12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到省、州汇报对接工作10余次,教育项目争取、教育资金拨付、教师编制控制、教育人才引进、体育赛事筹办等得到有效落实。优先从教育工作经历丰富的科级干部中配齐配强县委教育工委、县教育体育局班子,分片挂包负责各乡(镇)中心学校和县城区学校(园)。推进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16所独立法人资格学校分设书记、校长,建立完善党政议事决策规则及程序等7项制度。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健全工作机制,有效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效能。

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办学核心,县、乡党政领导带头到挂钩学校上思政课,创新实施一批特色思政“金课”、打造一批“行走的思政课”、开发一批心理健康思政套餐、创作一批思政短视频、推出一批思政宣传视频“五个一”思政品牌行动,统筹20余个红色教育场馆,开发红色研学线路3条、课程34门,三年开展主题活动320余场(次),覆盖4.5万人(次)。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落实体育课(活动课)、综合锻炼活动要求,创建体育特色学校11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6所、新型体校3所,建设劳动实践基地100余个,打造“边关农耕”“非遗工坊”等特色项目,将陀螺、吹枪和刺绣等非遗引进校园,每年举办艺术展演、书画比赛等活动超过100场(次)。近三年累计评选出省、州“五好学生”448名、优秀学生干部281名、先进班集体149个,涌现出新时代好少年6名、优秀毕业学生70名、“育人先锋”5名。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人才优先配置、教师工资优先发放、教育经费优先安排、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县委、县政府把县城最好的位置、最好的土地用于教育,建成3所高中学校,学校占地面积占县城建成区面积的11.6%。近三年累计保障教育项目用地近70亩,实施县一小改扩建、县二幼教学综合楼、县三小、县特殊教育学校等教育重点项目16个,未来世界游泳馆成为文山州首个建成投用的标准化校内游泳馆,游泳课纳入学校课程表进入体育课堂,白天学生免费上课,晚上和节假日面向社会运营。建成“教育城域网”并接入云南省教育专网,教学和办公区实现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搭建“视频教学会议系统”和“边境学校远程互动教学系统”,常态化开展远程互动教学。落实“两个只增不减”,近三年累计投入教育经费22.47亿元,兑现奖励性绩效1002.49万元,发放各类资助资金2.45亿元、受益学生33.58万人(次)。

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推行“一张花名册管教育”,县处级领导挂包当好“编外校长”,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挂联到学生,一盘棋做好校园安全、控辍保学、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心关爱等重点工作。实施“十二年备考”,合理调整优化师资配置、学科结构,狠抓各学段入门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夯实1、7、10入口与6、9、12出口年级衔接。充分发挥县城区优质资源辐射引领作用,以城带乡,试点推进“1+N”城乡一体化办学改革,推行“双向”选派机制,从县民中、县一小各选派管理骨干和教学能手,分别到乡(镇)中心学校担任教学专职副校长、专职副主任,编随人走、待遇保障、双轨考核,同时从乡(镇)选派优秀骨干到城区学校跟岗研修,推动教育从“单项帮扶”向“双向共赢”、从“资源输血”向“理念造血”转变。与此同时,借助“省管校用”平台,与宣威、沾益名校结对,帮扶学校累计选派4名管理型人才和29名学科骨干教师来麻支援帮扶。借助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探索推进校地与跨境职教合作,与云南师范大学初步达成校地合作办学意见和框架协议,与越南宣光省开展跨境职业教育合作会谈,进一步推动全县教育水平再上新台阶。

坚持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在整体减编控编形势下,通过“招聘引进一批、自主培养一批、退休流动一批”,不断均衡和优化师资配置,激活“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机制,确保教师量减质不减。近三年通过事业单位紧缺招聘、公费师范生培养等渠道补充新教师151人,通过县内公开选调补充普通高中紧缺学科教师102名,有效解决城区学校教师紧缺问题;同时,通过外调、转岗、退休等方式逐步消除超编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拔尖人才培育工程,近三年累计遴选815名教师纳入教育后备人才库,培养州级及以上“名书记”“名校长”2名、县级8名;累计培养州级及以上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36名;建立“名师工作室”56个,开展教师培训230余期,参训教师5万余人(次)。坚持严管厚爱,出台《麻栗坡县教职员工管理“六个严禁”》,推行教师风险A、B、C、D四个等级管理措施,做好常态化分类提醒教育和事前干预,教育政风行风持续向好。

下一步,麻栗坡县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定不移沿着正确办学方向,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新文山》)

(编辑:李娟 美编:向传帅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推荐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