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华夏大地,我院作为全州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迅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省委、州委决策部署,第一时间举行誓师大会,医护人员纷纷请战,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科作为州级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科室,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反应和冲锋在前的准备,科室领导立即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反复学习新冠肺炎最新诊疗方案,无数次实地演练防护用品穿脱技巧,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科主任、护士长根据科室人员情况科学搭配,组建了新冠肺炎救治第一、第二梯队小组,开展新冠肺炎收治救治演练。从接到命令的那一刻起,全科人员24小时待命,紧急情况15分钟到岗。
1月28日(大年初四)中午12点,我们科接到组建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区(隔离病区)的通知。仅用3小时,我们就将原住院的26名患者搬至新平病区住院楼6楼,将感染科楼布置为新冠肺炎收治病区。从病区打扫、消毒到防护物资搬运、床单元准备、标识张贴等等,每一个细微之处,我们都尽自己所能按最严感控要求认真做细、做实。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已是深夜,大家都十分疲惫,但看着干净、整洁的隔离病房,大家眼神里都透射出誓死战胜病魔的决心。
2月2日下午6点多,我们接到准备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通知。全科人员无一退缩,纷纷请战到隔离病房工作。最终,还是按照工作方案,由第一梯队医生和护士进入隔离病房。我们按标准穿好防护服,相互检查穿戴防护是否达标,又梳理了一遍收治流程。等患者在总院做完CT、抽血化验等检查,进到隔离病房已是晚上10点多。按照专家组治疗方案给与抗病毒、对症支持及中药治疗,同时协助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直到凌晨1点。忙完这一切,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早已全身湿透,这时才意识到从下午6点接到通知到现在,“晚饭”还没吃。2月7日凌晨1:30我们收治第二例患者,有了第一例的实战经验,收治第二例我们更有经验和信心。
和新冠肺炎患者接触,最先面临的挑战就是患者心理关。我们收治的2例确诊患者,单人住隔离病房,没有家属陪护,每天看新冠肺炎疫情报道,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我们尽可能满足其所需,送水送餐到床旁,讲述、传递党和国家防控疫情、救治患者的决心和措施,反复、耐心地说明住院观察和消毒隔离的重要性。通过努力,他们消除了孤独、恐惧、焦躁,树立了信心,积极配合我们治疗。通过积极诊疗、精心护理,我们治愈了全州2名确诊患者和4名医学隔离观察对象,实现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在做好我州疫情收治的同时,2月19日,我科响应上级号召,派出两名同志与州内其他37名队员一同出征武汉,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名队员。我们所接管的是武汉市中心医院,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畏惧过,但从未想过退缩,在医护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因为此时我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文山州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是全院职工的殷切期盼,是七乡儿女的深切厚望。正是这样一个团结的大集体,让我们更坚定了打胜仗的信念!3月23日,万物复苏,我们也顺利完成任务,平安返回。
青春在于奉献,隔离病区许多感人事件我们历历在目,我的护士小姐姐白兴婵,为了节约一套紧缺的防护服,下夜班的她主动请求把晨间的工作完成后再出病房,10多个小时里她不能喝水、不能上卫生间,防护服里兜着厚厚的纸尿裤,出病房时洗手衣已全湿透,脸上留下深深的口罩印痕。1989年出生的黎雪林,作为隔离病房唯一的男护士,即使不小心扭到腰,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因为他想着如果离开隔离病房,就意味着另一名工作人员要进隔离病房,增加感染风险和人力成本。一件件的贴心事让我们热泪盈眶,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战士”的含义、奉献的含义。
(来源 团州委)
(编辑 侯佑琴)
(排版 罗钢)
(审核 资云波)